仇恨: 情緒類型

仇恨、怨恨、瞋惡、憎惡等,與敵意、侵略性行動、不情願、厭惡、衝突、情緒上的不滿、悲傷、挫敗、激動等概念相關,是一種對某些人事物(對象)強烈而帶有厭惡和敵意(及憤怒情緒)的感覺。仇恨經常是由受傷害或受冒犯等感受所引發。

仇恨被視為的反面。 討厭(或厭惡)是類似仇恨的概念,但程度相較輕微甚多。

仇恨是在自己的感情自尊被貶抑時產生的自然反應,隨之出現的是反撲及復仇等行為傾向。哲學家大衛·休謨認為恨是一種束縛的感覺,且無法被定義

相關現象及概念有仇外心理、厭女症男性貶抑反猶太主義恐同症種族主義等。

仇恨者的動機因其社會背景及個人因素十分多樣,難以確定、推斷和解釋。它們可以基於對透過意識形態或社會群體獲得的某物或某人的排斥,或者基於具體經驗,例如對價值觀需求的具體違反。仇恨可以立即生起,例如由於負面體驗。

仇恨言論是一種對(他者人性的否定,如針對特定族群(或個人)的貶抑評價、表達或敵意,通常在社交網絡網路論壇或透過具有評論功能的其他網絡媒體,出於仇恨或傳播對某些個人或群體的仇恨而進行。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 The Psychology of Hate by Robert Sternberg (Ed.)
  • Hatred: The Psychological Descent into Violence by Willard Gaylin
  • Why We Hate by Jack Levin
  • The Psychology of Good and Evil : Why Children, Adults, and Groups Help and Harm Others by Ervin Staub
  • Prisoners of Hate: The Cognitive Basis of Anger, Hostility, and Violence by Aaron T. Beck
  • Becoming Evil: How Ordinary People Commit Genocide and Mass Killing by James Waller

Tags:

侵略厭惡客體悲傷情緒感覺憤怒挫敗敵意激动衝突

🔥 Trending searches on Wiki 中文:

台灣日治時期德国以色列—哈馬斯戰爭NVIDIA ION浙江省陳蕾阿道夫·希特勒李懷仁唐菖蒲伯克氏菌首爾之春习仲勋TelegramGTO (2012年电视剧)青春18×2 通往有你的旅程Dragon Beauties星汉灿烂·月升沧海陳新發 (罪犯)佘詩曼雍正帝联想集团苏联沙特阿拉伯敦品中學王嘉爾ITZY邓小平Kontinue博鳌亚洲论坛新教元素周期表赵鼎新KANO中国历史ModhausMissing:他們存在過泰国林深见鹿以愛為營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食物中毒事件何鴻燊蔣萬安九一一袭击事件諾魯成毅各国家和地区人口列表胡春华PRISTIN祖國統一民主主義戰線愛在大都會香港國際機場小林製藥泰坦尼克号YouTube3月29日章若楠ONE PIECE東京都朴成焄台灣鋼鐵集團全員加速中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李宗瑞性侵案三上悠亞標準差中華民國ZEROBASEONE傅崐萁SMAP陳冠希裸照事件世界棒球12強賽炸雞奇遇記革命之路中華航空611號班機空難波音767苦力 (電視劇)傅孟柏羅曼蒂克消亡史賈方·艾德波NMIXX🡆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