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 直轄市: 台灣六都・一級行政區域

直轄市是中華民國的第一級行政區劃,與省平級,由行政院直轄;根據《地方制度法》的規定,在人口聚居達125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置之。目前設有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6個,合稱「六都」。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中華民國
行政區劃單位‎
(虛級化)










相關行政區劃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模板
原中華民國公告疆域
簡易版行政區劃表

直轄市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1臺北市
3新北市
6桃園市
4臺中市
5臺南市
2高雄市
分類第一級行政區劃
位置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中華民國
數量6個(#1 臺北 #2 高雄 #3 新北 #4 臺中 #5 臺南 #6 桃園
人口——
面積——

直轄市之下設,屬於第三級(級)行政區劃,而直轄市與區之間不設第二級(級)的行政區劃;這是沿用1930年(民國19年)頒布的《市組織法》之規定,但臺北市曾管轄的陽明山管理局為唯一的例外。區之下設,里之下再設有。直轄市下設的行政區劃,除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外,均不具備地方自治團體身分。

國際上對於直轄市(英語:Municipality)有不同的定義,小至一個村,大到一個省或獨立州,皆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因定位因素,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英譯為「Special Municipality」。

沿革

直轄市之制度源於中華民國政府於1921年《市自治制》中所稱之特別市;1930年施行之《市組織法》將其改稱為院轄市(意即行政院直轄之都市,但仍俗稱直轄市),在本法中,特别市的地方自治權力被大量削減,市長自開放直選前皆改由行政院直接派任(官派簡任)。1994年政府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通過《直轄市自治法》,正式稱為直轄市,市長開放人民直選。1999年又改成以《地方制度法》為設立直轄市的法源依據。2010年縣市合併、五都改制時,臺中市臺南市新北市就是以此新法為法源依據升格為直轄市。2014年桃園縣升格為桃園市

國民政府與政府遷台前

國民政府完成北伐統一全國後,先在民國17年(1928年)頒布《市組織法》和《特別市組織法》,並將全市最高行政機關定名為「市政府」、最高民意機關定名為「市參議會」;後於民國19年(1930年)制定新的《市組織法》,將「市」分為院轄市(即原之特別市;日後再改稱直轄市)和省轄市。院轄市與同級,省轄市則與同級。設置院轄市一般要求人口需达到一百萬人,省轄市為二十萬人,但有若干虽人口不足百万但因其他条件而设立的院轄市。

至1949年兩岸分治前一共有12個院轄市:

編號 行政區 簡稱 設立年份 面積
(平方公里)
人口(1948年) 地區 編號 行政區 簡稱 設立年份 面積
(平方公里)
人口(1948年) 地區
51 南京市 1927年 465(1927年) 1,030,572 華中 57 大連市 1945年 722,950 東北
52 上海市 494(1927年) 4,300,630 58 哈爾濱市 1946年 637,573
53 北平市
(今北京
1928年 716(1928年) 1,672,438 華北 59 漢口市
(今武漢
1927年 133(1927年) 641,513 華中
54 青島市 1929年 950(1929年) 759,057 60 廣州市 1930年、1947年 960,712 華南
55 天津市 1928年 99(1928年) 1,707,670 61 西安市 1948年 502,988 華北
56 重慶市 1939年 328(1939年) 1,002,787 華中 62 瀋陽市 1947年 1,094,804 東北

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建制的院轄市中,廣州西安瀋陽等三個城市兼具院轄市與省會的雙重地位。

政府遷台後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中央政府各機關皆設於臺北市,故被視為戰時首都。1967年,中華民國政府根據1930年的《市組織法》將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並於1968年再將原臺北縣部份鄉鎮(內湖南港木柵景美)與陽明山管理局所轄行政區(北投士林)併入臺北市,形成今日臺北市市域。此使臺北市成為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首個設置的直轄市。但臺灣當時處於戒嚴狀態,直轄市地方自治法源《市組織法》無法完全施行,因此行政院行政命令頒佈《臺北市各級組織及實施地方自治綱要》推動地方自治,但市長由行政院派任。1979年,高雄市升格為院轄市,採用的方法與臺北市相同。

1994年,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118條規定通過《直轄市自治法》,同時廢止上述兩項行政命令,市長改為公民直選。1999年《地方制度法》通過,直轄市自治改依該法規定辦理。由於《行政區劃法》尚未通過,為了推動地方行政改造,《地方制度法》於2009年4月通過修正,增定各縣市得經議會通過,申請改制為直轄市。共計有臺北縣臺中縣(合併)、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合併)、臺南縣(合併)及高雄縣(合併)等申請案,經行政院核定,共計有臺北縣、臺中縣市(合併)、臺南縣市(合併)及高雄縣市(合併)四件申請通過,於2010年12月25日改制升格,成立新北市(原臺北縣)、臺中市(原臺中縣市合併)、臺南市(原臺南縣市合併)、高雄市(原高雄市縣合併,原高雄市已為直轄市),這4個新直轄市與臺北市合稱為「五都」。

另外,根據2007年5月23日修正公佈之《地方制度法》第四條規定,人口超過200萬之縣,在尚未升格為直轄市之前或政治經濟文化都會區發展條件未符合改制直轄市時,經行政院核定,準用相當於直轄市的編制與財稅等規定,俗稱「準直轄市」。該法規生效時,只有臺北縣一縣準用,後來桃園縣亦準用,目前兩縣皆已升格為直轄市。

編號 行政區 簡稱 設立年 面積
(平方公里)
人口(2021年) 地區 編號 行政區 簡稱 設立年 面積
(平方公里)
人口(2021年) 地區
63 臺北市 1967年 271.7997 2,553,798 臺灣北部 66 臺中市 2010年 2,214.8968 2,818,139 臺灣中部
64 高雄市 1978年(舊制)
2010年(現制)
2,951.8524 2,753,530 臺灣南部 67 臺南市 2,191.6531 1,867,554 臺灣南部
65 新北市 新北 2010年 2,052.5667 4,019,898 臺灣北部 68 桃園市 2014年 1,220.9540 2,272,976 臺灣北部

現況

目前中華民國共有六個直轄市:臺北市(1967年改制)、高雄市(1979年改制,2010年與高雄縣合併)、新北市(2010年改制)、臺中市(2010年改制)、臺南市(2010年改制)、桃園市(2014年改制),又稱「六都」。六都在行政上皆直轄於行政院,其市長(或副市長等市長指定代表)均得列席行政院會議並發言。六都首長之公民直選,自2014年九合一選舉起與全國各縣市長選舉同步舉行。

六都在財政預算和組織人事等層面均享有較其他更多的資源與權限。財政預算方面以中央統籌分配稅款為例,六都獲得65%,其餘16縣市則只分得35%,其中首都臺北市獲分配金額較其他五都高出約100億至200億元,也因而招來「分配不公」的批評。組織人事方面,副市長員額為二名,但若總人口數達到250萬,依據《地方制度法》第55條規定始得增為三名。

名稱 地圖 市旗 市徽 人口數
(2024年3月)
面積
(km²)
密度
(人/km²)
區劃 政府所在地 市長
臺北市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2,509,740 271.7997 9,233.79 12區 信義區 蔣萬安
新北市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4,042,587 2,052.5667 1,969.53 29區 (含1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板橋區 侯友宜
桃園市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2,321,618 1,220.9540 1,901.48 13區(含1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桃園區 張善政
臺中市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2,849,578 2,214.8968 1,286.55 29區(含1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西屯區豐原區 盧秀燕
臺南市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1,860,072 2,191.6531 848.71 37區 安平區新營區 黃偉哲
高雄市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 政府機構設置, 注释  2,736,577 2,951.8524 927.07 38區 (含3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苓雅區鳳山區 陳其邁

政府機構設置

中華民國各直轄市政府機構與境內司法機關
直轄市 行政機關 立法機關 境內司法機關(中央政府機關)
名稱 行政首長職稱 一級機關、單位 編制員額(108年) 名稱 議員席數 高等法院 地方法院 行政法院
臺北市 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市長 22局、5處、4委員會共31個一級機關 31,968人 臺北市議會 61人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新北市 新北市政府 新北市市長 24局、4處、1委員會共29個一級機關 25,998人 新北市議會 66人
桃園市 桃園市政府 桃園市市長 26局、5處、1委員會共32個一級機關 14,625人 桃園市議會 63人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中市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市長 23局、4處、3委員會共30個一級機關 19,675人 臺中市議會 65人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臺南市 臺南市政府 臺南市市長 19局、6處、3委員會共28個一級機關 14,427人 臺南市議會 57人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高雄市 高雄市政府 高雄市市長 25局、4處、3委員會共32個一級機關 24,057人 高雄市議會 65人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注释

参考文献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參見

Tags:

中華民國 直轄市 沿革中華民國 直轄市 政府機構設置中華民國 直轄市 注释中華民國 直轄市 参考文献中華民國 直轄市 參見中華民國 直轄市s:地方制度法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行政區劃人口地區新北市桃園市省 (中華民國)臺中市臺北市臺南市行政院高雄市

🔥 Trending searches on Wiki 中文:

蔣經國鄧紫棋李芷婷她和她的她史美倫詹森林&TEAM白紙運動朴慜柱毛里求斯宋雨琦哈尔滨一九四四成吉思汗易烊千玺木村拓哉别对我动心死期將至IVE (組合)方力申ASCII崔岷植邱垂正HYBE排球少年!!唐振剛孟耿如Aespa卢旺达深圳地铁意大利笑看風雲原神第一次世界大战馮盈盈潮流教主葉舒華麻豆传媒女陰Destiny (電視劇)黃仁勳防彈少年團FacebookONE PIECE動畫集數列表沈伯洋伊莉討論區香港忠靈塔正态分布唐太宗鄧炳強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姜大衞李帝勳黃旼炫鄧麗君王鶴棣金所泫唐家三少康乃馨革命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自由亚洲电台國家安全會議 (中華民國)轉生為第七王子,隨心所欲的魔法學習之路今夕何夕九龍城寨之圍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迷宮飯背着善宰跑李克强我獨自升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標準差E-Hentai葬送的芙莉蓮角色列表徐熙媛陳明義 (1967年)孫中山南京大屠殺🡆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