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 巴黎條約

巴黎和約(Treaty of Paris)是在1856年3月30日俄羅斯帝國在克里米亞戰爭後和鄂圖曼帝國、英國、法蘭西第二帝國、薩丁尼亞王國,以及奧地利帝國、普魯士兩個中立國所簽訂的的和約。同年4月16日,簽署巴黎海戰宣言(Paris Declaration on Naval War),規定在戰爭期間,商業活動必須受到保護,巴黎海戰宣言確立四項原則:1、廢除私掠船制度;2、除戰時禁運品外,禁止捉捕懸掛中立國旗幟的船舶上的敵國貨物;3、除戰時禁運品外,禁止捉捕懸掛敵國旗幟的船舶上的中立國貨物;4、封鎖必須有實效,即必須由一支真正足以阻止進入敵國海岸的部隊所維持。

背景

克里米亞戰爭中,薩丁尼亞王國鄂圖曼帝國的軍事援助,與及奧地利普魯士的外交壓力,使俄羅斯帝國在英法聯軍的攻勢下節節敗退,沙皇尼古拉一世抑郁而亡。1855年繼位的亞歷山大二世則頗傾向和平,加上俄羅斯海軍塞瓦斯托波爾的基地失守,遂答應議和。結果,戰爭在1856年2月結束,列國遂於巴黎召開和平會議,簽訂此一條約。

內容

  1. 同盟國將它們於戰爭中所佔領的地方歸還予俄國,但俄國不得在塞瓦斯托波爾設立防禦工事
  2. 英國、法國、俄羅斯及其他交戰國撤軍,黑海改劃為中立地區,只對商船開放,而禁止建立軍事設施,任何國家的軍艦亦不得駛入
  3. 重申1841年在倫敦簽訂的海峽公約,規定和平時期,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均不准外國戰艦通過
  4. 重新保證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確保的多瑙河得以國際開放,自由航行的權利
  5. 俄國放棄對黑海西北面的摩爾達維亞瓦拉幾亞兩地(人口主要為羅馬尼亞人)的控制權,並把南比薩拉比亞割讓予摩爾達維亞。名義上,土耳其為兩地的宗主國,但實際羅馬尼亞人已取得自治權
  6. 土耳其蘇丹同意推行改革以加強自身國力;同時承諾一如對待回教徒般平等看待國內基督徒

參見

Tags:

俄羅斯帝國克里米亞戰爭奧地利帝國普魯士法蘭西第二帝國英國薩丁尼亞王國鄂圖曼帝國

🔥 Trending searches on Wiki 中文:

马来西亚蔡依林联想集团LOONG 9向佐全鐘瑞百家姓科比·布莱恩特甲烷周處除三害 (電影)徐少龍梁启超蘇姿丰NCT WISH擲筊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三條EXO-M再見·枕邊人3 体關於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南京大屠殺金賽綸Telegram黃仁勳李多慧 (啦啦隊)HYBE沙丘:第二部五十音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絲絲P站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黃尚禾安普賢聖週五丹貝朴炯植SHINee武则天有村架純麻辣教師GTOU-KISS赵乐际NVIDIA ION埃隆·马斯克杀人者的购物中心12P1X3L劉冠佑 (五月天)長相思 (電視劇)山东省AC/DC迈克尔·杰克逊英伟达UNISITSO陳法拉鄭建穗黃麴毒素三毛 (作家)菲律宾台灣鋼鐵集團李白朝鲜战争鲁迅沱江級巡邏艦岑麗香李到晛我內心的糟糕念頭小红书坂本龙马李懷仁吳思瑤上海市新教反町隆史Gill Sans【我推的孩子】🡆 More